症状:其症状变化大。苗期染病,幼叶变为铜色上卷,后形成许多小黑斑,叶背面沿脉呈紫色,有的生长点死掉,茎端形成褐色坏死条斑,病株仅半边生长或完全矮化或落叶呈萎蔫状,发病早的不结果。坐果后染病,果实上出现褪绿环斑,绿果略凸起,轮纹不明显,青果上产生褐色坏死斑,呈瘤状突起,果实易脱落。成熟果实染病轮纹明显,红黄或红白相间,褪绿斑在全色期明显,严重的全果僵缩,脐部症状与脐腐病相似,但该病果实表皮变褐坏死别于脐腐病。
病原形态:病毒粒体扁球状,直径80~96纳米,易变形,具包膜,存在于内质网和核膜腔里,有的具尾状挤出物,质粒含20%类脂,7%碳水化合物,5%RNA。致死温度40~46℃,10分钟;稀释限点100~1000倍,体外存活期3~4小时。
传播途径:汁液可接种,种子也能传染,此外烟蓟马(Thrips tabaci)、豆蓟马(T.Setosus)、蓟马(Frankliniella schutzei)、烟草褐蓟马(F.Fusca)及苜蓿蓟马(F.Occidentatis)等均可进行持久性传毒。蓟马只能在幼虫期获得病毒。传毒需要在体内繁殖,葱蓟马经5~10天变为成虫后才能传毒,烟蓟马最短获毒期为15~30分钟,豆蓟马需30分钟,时间长传毒效率升高,蓟马一旦带毒,传毒达20天以上,具终生传毒能力。病毒接种多在番茄叶表细胞浅表皮吸食时获取,一般经4天潜育即发病。番茄、瓜叶菊等外种皮带毒,不进入胚胎。
防治方法:
1、截止2010年,未育出抗TSWV的专用品种,但可试用抗TMV的品种。如佳粉15号,中杂7号、9号,毛粉802,西粉3号,秦菜1号,L40z,吉农早丰,中蔬6号,薯叶早番茄,晋番茄3号,烟粉l号,霞粉,粤星,皖红1号,浙杂7号,陇番5号,兰优早红,渝抗4号,红杂16等新品种。
2、发病地区要及时铲除苦苣菜,野大丽花及田间杂草。
3、番茄苗期和定植后要注意防治媒介昆虫——蓟马,由于蓟马获毒后需经一定时间才传毒,因此使用杀虫剂治虫防病有效,喷药时最好喷到茎基部把生活在根际部的蛹杀灭效果更好。梅雨季前用药1~2次,以后蓟马增多,隔10天左右1次以消灭媒界昆虫。
4、辅之以喷洒7.5%克毒灵水剂600~800倍液或5%菌毒清水剂400倍液、3.95%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700倍液、10%保力丰病毒立灭,每支兑水10~15公顷、83增抗剂100倍液,植物病毒病钝化剂912,每667㎡用药粉75克,加少量温水调成糊状,用1kg开水浸泡12小时,混匀晾凉后兑水15kg喷洒,此外也可选用弱毒疫苗N14和卫星核糖核酸S52,对TMV/CMV及复合侵染的有效。采收前4天停止用药。